目前“医院+互联网”移动互联程度低,流程优化仍是主要驱动力,基于“优质患者服务体验”的线上线下诊疗服务仍未形成等等。
上一篇讲到互联网医院建设中不可忽视的3个点,分别是
高度关注诊前及诊中,重视预约挂号及诊中体验,对诊后、健康管理等关注度不高、移动互联度不高
以“流程优化”为驱动力,医患沟通、诊后指导、社群沟通等深层次体验优化不足
医院以单独主体开展,单病种纵向服务平台、区域性跨院医疗服务平台、医患社区型服务平台等还远未形成
一、“分级诊疗”的改革初衷未能实现,品牌医院、公立医院仍然居于主导地位,民营医疗面临发展挑战
医院推进互联网+的目标之一,在于落实国家提出的“分级诊疗”政策,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分区域、分医院、分患者人群的分级诊疗,而这些在现实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实践中不幸落空。
“医院+互联网”目前的推进主体仍是医院,区域性医院诊疗平台及全国性医院诊疗服务平台还是快速成长中,各自为政的结果就是各自谋生,就是各自为战,此种态势下有品牌影响力的医院、公立三甲医院、国营特色专科医院占据行业领导地位,仍然深受患者青睐,他们的挂号依然难,他们的服务体验依然弱,因为患者并没有分流,该来的依然来,小病患者依然来。
相对应的,即使民营医院推出自有APP,民营医院和支付宝、微医、春雨医生等合作入驻,在有三甲医院可以选择的情况下,恐怕很难给出到民营医院看病的理由,对于广大民营医院来说,其仍然面临生存危机,患者仍然少,其仍然要依靠高药价、高检查费和高诊疗费生存,分级诊疗与其无益,更谈不上“发展的东风”,当然其可以创新成长、“弯道超车”,可这也对“医院+互联网”所推动的“分级诊疗如何推进”等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二、“医联体”向患者端深化推进,医院、专家和患者互动增加,但医疗服务透明性、参与性和过程仍显不足,医生集团价值有待深度挖掘每家医院都或多或少的和“医疗联合体”为关联,而目前推进的“医院+互联网”大潮将更多的着眼点放在了“患者诊疗流程”优化上了,而对于“医联体”的改善、对于患者“互联网会诊”的提升,大部分医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站在移动医疗O2O的发展角度来看,传统医院线下的医疗服务体系已经相当完备,线上的患者服务体系尚在构建中,而基于患者“全周期诊疗、线上线下协同服务、医患社群沟通”的优质患者O2O体验并未形成,会员服务、产品设计、流量周转等还没有实现有效闭环,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战略使命远未完成。
四、医院独立驱动前行,药械厂商、保险厂商等并未介入,封闭式变革明显,开放“健康服务生态圈”构建尚需时日目前的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商业革新还在稳步推进中,医院独善其身,对于以“患者诊疗业务流程”改善为重点的医院革新积极异常,对于同一健康服务生态内的医药厂商、器械厂商、保险厂商等则关注度不高,开放度不够,联系度不紧密,这些关联群体被本能排除在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商业革新之外。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目标在于打通线上线下,推动全周期诊疗服务,而这些离不开医药、器械和保险等相关群体的协同推进,需要他们支持相应产品、提供相应健康服务,双方也可以联合研发产品,共同推进。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生态不单单包括医院,更囊括所有为患者服务的健康类商业主体,医院的互联网化改革不应是“闭门推进”,保持向相关业务合作伙伴的数据对接、端口开放,保持相应的数据同步、服务对接,医院的移动医疗O2O变革将更加通畅。从“医院+互联网”整体发展来看,医院的推进现状不容乐观,其大多在推进浅层次变革,更加着眼于患者诊疗流程优化,更加倾向于“封闭式变革”,这与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改革目标是相背离的,也是孤立于“健康服务生态圈”之外的“服务技术革新和业务流程改进”,即使改革成功也未必能适应生态圈的新变化。“医院+互联网”是一场深透的商业革新,是传统医院拥抱移动医疗的绝佳机会,是“健康服务生态圈”形成的必经路径,而医院在推进中更应注意以下五项关键对策,以保证“医院+互联网”商业革新的事半功倍,马到功成。1.以“患者全周期诊疗”为革新指引,“患者诊疗流程改善”只是其中重要一环,强化诊前挂号、诊中检查等服务的同时,积极深化诊后服务,推进诊前、诊中和诊后的全方位服务协同。
2.推进“医联体”协同升级,“医院+互联网”的改革绝不仅仅是医院本身,其更应关注“医联体”的同步升级,适度开放患者端口,提升患者参与度,提高会诊透明度,强化诊后的服务质量提升。3.强化“跨院式”区域协同,适度提升医院的信息化水平,积极对接各技术端口,亮化区域内跨院挂号同步、面诊对接、诊后协同和慢性病管理等服务,实现区域内各医疗服务主体的有效对接。4.亮化“医院品牌社群”建设,高度重视医生患者沟通,在前期医患“轻问诊”的基础上强化诊中沟通、诊后随访、生活指导等,推动线下健康讲座、主题健康微分享等活动的开展,推动医生患者的和谐互动。5.积极对接“健康服务生态圈”,快速推进医院移动互联网化步伐,同时适度开放医院服务端口,对接各类医药器械等健康服务关联厂商,推进医学新课题研究,强化“健康服务生态圈”内部的高效互动。